僅從動力電池領域來看,預計2020年國內/全球的動力電池需求量可達112/224GWh,對應1118/2236億元的市場規模。在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企業正逐漸在電池材料、鋰電設備、智慧物流及智能制造系統的研發和生產等方面完成對海外的替代,已逐步擺脫對進口的依賴。以下對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
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新能源乘用車將成為驅動產業鏈發展的主引擎。根據動力電池行業分析預測,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對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占比達到44.03%,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對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占比將有望進一步提高至59.55%。
分產品類型動力電池需求量(單位:Gwh)
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成本均主要取決于正極材料。 通常整車集成的是電池系統(包括電池組和 BMS 控制系統),而電池系統往下又可分解為PACK、單體、電池材料。對于一個電池單體,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及其它材料組成。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動力電池行業趨勢。
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2017年8月30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分別以5000萬元、1000萬元在合肥成立國軒涂布和國之軒兩家子公司,其中國軒涂布主要從事電池材料及涂層技術研究,涂碳鋁箔、涂碳銅箔等表面處理產品、隔膜等業務,國之軒主要從事投資管理業務。合肥國軒持兩家子公司100%的股權。國軒涂布的設立旨在實現合肥國軒電芯制造過程中涂層產品的研發、生產及相關產品的自主供給,全面提升公司電芯制造的自主能力。
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公司發布公告與中冶集團、比亞迪、唐山曹妃甸發展成立合資公司布局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領域。其中公司出資2.81億元,占比30%;中治集團出資4.78億元,占比51%,比亞迪出資9368.4萬元,占比10%;曹妃甸發展出資 8431.56萬元,占比9%。 合資公司成立后將投資建設、運營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項目共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設計生產提供NCM523三元材料前驅體4.8萬噸和NCM622三元材料前驅體4萬噸,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兩種型號的產品產量。項目二期將增加一條同等處理能力的生產線。
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公司8月30日公告披露,合肥國軒與蘭州金川合作在安徽和甘肅設立兩個電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廢舊電池的回收拆解、處理和綜合利用等業務(其中安徽金軒主要針對磷酸鐵鋰、錳酸鋰為正極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甘肅金軒主要針對含鎳鈷廢舊鋰離子電池)。安徽金軒電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合肥國軒出資2550萬元(占比 51%),甘肅金軒電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合肥國軒出資 2450萬元(占比49%)。
動力電池行業趨勢分析,全球動力電池90%以上的產能集中在中日韓三國,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大力投入鋰電池研究,韓國于21世紀快速跟進,中國近兩年后來居上。日本的松下、韓國的LG化學、三星SDI基本壟斷了日韓及歐美主流車企動力電池的供應。在技術提高和政策的推動下,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迅速提升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49%,帶動上游動力電池產銷量快速提升。